最适合夏日的补阳茶,由上火喝到不上火,才是借天地阳气逼出陈年寒湿
发布日期:2022-06-17 19:43 点击次数:80
大家好,我是米医生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民间有句老话叫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最近很多公众号都开始推荐大家喝起姜枣茶来了。
为什么夏天那么热,反而还要喝辛温的姜枣茶?因为这也是逼出体内寒湿最好的机会。
壬寅年的丙午月到了,有必要把姜枣茶拿出来好好讨论一下了。
姜枣茶主要是干嘛用的?
姜枣茶做法很简单:大枣4~6个,生姜3片,煮水40分钟以上代茶饮。每年立夏到三伏天之前,是喝姜枣茶的最佳时期。
从中医来看,姜与枣是一对绝配搭档。
枣为脾之果,能补气益中,滋脾土,润心肺,补气血;生姜为解表散寒代表,能益脾胃,散风寒,温中止呕。两者相配既可以调和营卫,又能健脾暖胃,调和气血,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。
那为什么夏天喝反对身体有帮助呢?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,也是人体脾胃最为虚寒的时候,所以夏天很多人会拉肚子。
因为此时人体的阳气都跑到体表,就像地面上很热,地下的水井很凉,我们的阳气都跑到体表,而我们的脾胃却是一片冰凉。
温暖的食疗有利于散开脾胃的凉气,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,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。
今年夏天尤其特别,前天一早打开朋友圈,看到徐文兵老师晒的北京冰雹,特别说了“盛夏阴寒邪气不散”,我也吃了一大惊。
我们来放大仔细放大一下徐文兵老师晒出来的冰雹!你会不会倒吸一口冷气?像啥,留言给我
昨天后台有人留言问我“东北下雨又冷又湿,该怎么办?”
看后,你肯定会想今年三伏前的这个时候给自己要来一杯姜枣茶了!但同时,肯定很多人会想,我阴虚内热湿气重,喝了姜枣茶会上火怎么办?
夏天喝姜枣茶,对脾胃虚寒、脾虚湿重,以及身处湿冷地区的人群肯定是极好的。
那么阴虚内热的人呢?
中医中药有一大特点,就是辨证论治。
没有哪个药,没有哪个茶饮是适合所有人的。某个东西对有些人是蜜糖,对有些人则是砒霜,姜枣茶同理。
姜枣茶的原料主要是生姜和红枣,这俩都是性温的,姜枣茶整体性质也是温的,主要作用是散寒,所以喝下去对调理虚寒导致的胃部冷痛,怕冷,没胃口,神疲乏力,手脚冰冷,大便溏薄等病症效果很好。
但如果咳嗽感冒期间、阴虚内热、体内有湿热的体质,喝姜枣茶就是“雪上加霜”,热上加热了。
每年夏天门诊,我都会碰到很多喝姜枣茶喝到上火的患者,例如上周三就有一个来找我看浑身瘙痒、荨麻疹的。
那位患者说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,每年夏天皮肤就会瘙痒出疹。前两年还可以靠激素+抗过敏药暂时遏制一下,但过不了几天就会复发。
辗转过多家医院,看过很多医生,效果都不大
她很苦闷地对我说:米医生,为什么这病这么难治?
我问她平时饮食有注意吗?她说过敏的东西自己是坚决不碰的,唯独每年夏天会听各种养生建议,每天给自己一杯姜枣茶。。。。
听到这儿,我心里有数了,让她伸出舌头看看,果不其然,舌苔黄腻,结合她平时口干,偶有口气,大便不爽等表现,典型的脾胃湿热体质。
很多人有个误区,以为一种药/食物就能包治百病,老少皆宜,为了达到说明书上的效果,哪怕用得不舒服也不舍得停下,往往会造成各种后续问题。
这时候不停止,不但不能养生,反而会引起其他症状,中病即止很重要。
根据她的症状,我给她用了防风通圣散打底的方子;
让她回去后用“膳食版五皮饮”:陈皮、茯苓皮、姜皮、冬瓜皮、西瓜皮各等分,煮水后做代茶饮;
并叮嘱她如果实在想喝姜枣茶,不要姜肉,多用姜皮。
这周来复诊,她说痒差不多好了,好像每天早上也不水肿了?
世间万物是相互对补的,中药也是如此。不仅不同的食物阴阳属性不同,同一食物的皮和肉也有不同的阴阳属性。
像上面我叮嘱患者姜枣茶最好“少姜,多姜皮”,取的就是姜皮性凉的特点。此方法可以适用所有喝姜枣茶容易上火,体质偏热的人。
根据今年壬寅年肝木过旺特点,要特别注意养肝护肝,所以可以再在姜枣茶里加点玫瑰花瓣,疏肝理气。嫌麻烦的话也可以文末海报里直接购买我们素问黑糖玫瑰姜枣茶(非姜皮,适合阳虚寒湿体质)。
至于“膳食版五皮饮”,原方五皮饮成分为生姜皮、桑白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和广陈皮,取的就是“以皮治皮”之意,通过健脾运化,利水渗湿,又肃降肺气,通调水道,达到健脾利湿、消肿的功效,想减肥的MM可以试试这个。
除此外,生姜皮还有清除或抑制痘痘的作用,方法就是睡前洗干净脸后把姜皮内侧敷在痘痘上(姜皮不要带姜肉),一般都会有效果。
最后,总结一下:
凡事都有两面性,就像姜是热的,但姜皮是凉心的。造物主,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一物克一物,就如人生有喜就有悲。
夏天火最旺的时间也是逼出体内寒湿的最好时机,一定要喝姜枣茶。阴虚用姜皮,阳虚用干姜,千万不要搞错了!
清爽一夏·618年中大促
2022.6.14~6.20
数量有限,售完为止无反场,冲鸭!
「今日直播预告」